上周,我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恆(Bethlehem)這個耶穌的誕生地度過了聖誕節。同時,也在巴勒斯坦西岸旅行了五個城市,除了伯利恆外,還有Hebron、Jericho、Nablus、Ramallah 。
在一次從巴勒斯坦的最大城市Ramallah通過以色列檢查點,進入耶路撒冷(check point)的途中,我認識了一位居住在東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。
他年紀大約六十多歲,講著一口流利的英語,出生在沙烏地阿拉伯,在開羅大學完成學業。現居在東耶路撒冷,因為工作因素,每天來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。
他每天都需要搭著公車或計程車穿過以色列的檢查點,他說:「現在狀況好點,通過檢查點不需要耽誤太多時間。在70-80年代前,我一天要花上8-9小時在檢查點上!」我聽了真是呆掉!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花在這種事情上!他接著說:「檢查點的狀況時好時壞,有時候還會無預警的關門。狀況糟的時候,我還得繞到台拉維夫再從另一個檢查點進入巴勒斯坦西岸。」
他講話的語氣很祥和,並沒有因為這些事情很顯得很憤怒。又或許,已經累積了幾十年的無奈,他也累了。
為什麼?讓這藩籬隔開了兩個世界
他無奈的說:「我有以色列護照,但我是阿拉伯人......」
所以那個爺爺的意思是說即使他有以色列公民的身分,但是依舊無法如猶太人般受到公平的對待?
回覆刪除YES! 其實以色列阿拉伯人對於國家的認同跟猶太人是完全不一樣的
回覆刪除